1)第175章 自身火铳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打仗,除了精兵粮足之外,最重要的就是器械精良。

  两个月前,高义欢要出征山东时,曾视察过一次兵器作坊,不过情况并没有让高义欢满意。

  七月二十八日,高义欢接到王老汉的报告,火器坊新铸的大炮已经脱模,请他过去视察火炮。

  上次视察时,陈汇廷给高义欢说,六月就能造出火炮,但实际上,火器坊造的第一批火炮,并不理想,三门中便炸了一门,炸膛的概率非常高。

  这些工匠原来是给孙传庭铸炮,本来不该出这样的事故,不过毕竟关中的工匠并没有全来,有的还来自不同的作坊,高义欢并没有将孙传庭的工匠全部挖到。

  这次是第二批火炮,高义欢估计陈汇廷是有了把握,才敢叫他去试炮,不然在他面前又炸一次,高义欢便又得打他们板子了。

  高义欢听说炮已经造好,心中还是十分高兴,毕竟这次要去攻襄阳,没有大炮可不行。

  左良玉那厮并不简单,高义欢不弄几门炮,吓吓那厮,他未必会放弃襄阳。

  清早,高义欢收拾后,没吃早饭,便来到了兵器作坊。

  这让王老汉、陈汇廷,还有工坊内的工匠都高度紧张。

  高义欢回来之后,便过问过工坊的事宜,得知三门火炮炸了一门,二话不说,就把铸炮的工匠,打了三十军棍,直接负责人,也都罚银,降级。

  高义欢对于铸造的知识有限,也提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铸造中遇见的问题,毕竟他不是这个专业的。

  明朝火器最大的问题,就是炸膛。

  高义欢攻克这个难题的方法,非常的简单粗暴。

  就是一手银子,一手军棍。

  简而言之,就是造一批铳炮,质量过硬,那就赏。

  如果质量不过关,炸膛概率在三成以下,就吃军棍,三成以上直接砍头。

  当然这其中还有细规,有些情况,则不在此列。

  比如说,在研发新器械时,多炸,甚至全炸,便都没关系。

  高义欢立下的规矩,只对已经通过测试的成熟武器有用,并不是完全粗暴的一刀切。

  工坊的几人,见高将军没吃早饭,大清早就跑过来,便知道他对火炮的重视。

  一行人紧张的陪在高义欢身后,陈汇廷摇指着前方,介绍道,“将军,就在前面。卑职和匠人吸取了上次的经验,重新画图制模,这次造了六门。”

  高义欢随着他们来到铸炮坊外的一块空地前,远处几个工匠,外加一队士卒,正在等候。

  六个又长又粗,黝黑黝黑的巨物,就在士卒前面排开,不过距离太远,高义欢看不真切。

  等他过去时,便见六门重炮,架设在四轮的炮车上,一字排开。

  幸亏是从关中弄来的工匠,有铸炮的经验,高义欢才可以一开始就造千斤以上的红夷大炮,不用从小炮慢慢摸索,节省了宝贵的时间。

  高义欢走上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