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49章 豫南备战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崇祯十七年四月初。

  谷雨刚过,已经进入夏日时节,天气日渐炎热起来。

  这时麦田里的麦子涨势正好,各种农作物都已经种下,百姓只需要注意浇水、施肥、除草,人们开始有些清闲起来。

  这个时节,正好是在春耕和秋收之间,不似两头那么忙碌,但也不似秋收后那么清闲。

  本来以往的时候,农户早上忙碌一会儿,然后便在树荫下无所事事的过完一整天。

  今岁却有些不同,田里的活干完,妇女们还得养猪、养鸡,而男人则要进行一定的训练。

  高义欢在豫南各地,招抚大批流民,设置屯堡。

  鹿邑县北面的赵家堡,二百多口人,其中青壮的男丁,有三十余人。

  今日有些兴奋和好奇的站在屯堡中间的晒谷场上,一个个站得歪歪扭扭,东倒西歪,一群乌合之众的模样。

  这时一个高军队正,指挥着两名老汉,从屯堡的武库内搬出一些刀、枪、让人给汉子分发。

  等众人拿了兵器后,队正便一手按着腰刀,一手插着腰,大声的喊道:“今天把大伙召集起来,是奉了大将军的命令,教你们一些自保的本事。现在天下不太平,各地兵荒马乱,咱们好不容易有这么一块安宁太平的地方,得自己珍惜。大家伙也知道,咱们大将军现在管的地方大了,未必能够兼顾各处,所以你们自己得有些本领,如此才能保卫屯堡,保卫自己的家小!”

  这个伍长是高义欢派下来,像他这样的,还有许多。

  他们并不是被分配到屯堡,而是来对屯堡的青壮,进行一两个月的军训,便要返回各营报道。

  这也是高义欢,感受到强烈的危机,才用的一个手段,希望各堡能有一定的抵抗之力。

  当然高义欢也不是指望他们抵挡鞑子的大军,能抵挡鞑子小股人马的劫掠就行。

  这种训练,高义欢准备形成惯例,反正屯堡的屯户,几乎就是他的佃户,他说的话众人必须听,叫苦也得继续,除非他们不想干,想继续做流民。

  今后大军作战,必然会有士卒伤残,他准备把伤兵派入每个屯堡,来训练这些屯户。

  二百余里外,汝宁府,高军校场内。

  这里的士卒训练,则要比屯堡的青壮,严厉许多。

  屯户不脱产,只是算是民兵,而高义欢编练的三万三千余人大军,则是脱产的职业募兵。

  他们不用干农活,每日的任务,就是训练。

  这时高义欢伸出铠甲,披着黑披风,手里按着战刀,站在校场上,观看下面三千多士卒进行训练。

  这三千多人,是今年从襄阳招募过来,被编为一个丙种的补充营。

  顾名思义,这个营主要的职责,并不是作战,而是别的作战营出现损耗后,他们便根据损耗的情况,进行补充,使得作战营能快速回复战力。

  这时校场上三千士卒,按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