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257章 狡猾的东虏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李自成在蓟州战败,退回北京后,并未留守北京,而是迅速西撤。

  这一是因为大顺军占据北京后,所作所为并不得人心,固守怕会成为瓮中之鳖。

  二是因为大顺军的流寇习性,打不过就跑,这是他们的习惯。

  三是,李自成心中,并没有对天下的责任感,并没有意识到胡虏入关,窃据中原,对天下的危害。

  有这三点理由,李自成心中便可以没有一点自责的向西逃窜。

  在李自成撤走之后,清军在蓟州与吴三桂合兵,经过极为短暂的商议,吴三桂被封为燕王,满汉大军近二十万,遂即向北京进军。

  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变化,原来吴三桂只是个平西王,但这次却被封为一字王,地位还超过做狗多年的三顺王。

  有这种变化,主要是因为没有发生一片石之战,吴三桂并未与李自成杀得两败俱伤,反而是多尔衮同李自成干了一场,让清兵有所死伤。

  另外,吴三桂的关宁军,同三顺王不同,三顺王的人马已经被八旗制度消化,丧失了独立性,而吴三桂的关宁军,却保留着独立性,同清军之间,若即若离。

  正是因为有这些变化存在,使得多尔衮不得不下大本钱,来招揽吴三桂。

  这也是清廷惯用的一种手段,先用高官厚禄,将人吸引过来,等到大局以定之后,再翻脸不认人,随便找借口杀掉,可以说相当的狡猾。

  招降郑芝龙是如此,招降孙可望也是如此。

  郑芝龙不用多说,被清廷的谎言骗得丢了几十年的积累不说,还连累隆武皇帝,自己也被清廷弄死。

  孙可望降清被封为义王,清廷派和硕简亲王济度、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,场面相当隆重,顺治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,十天之内,赐宴就达三次,赐银两次共一万二千两,另外赐给府第、解袍、朝衣、缎匹等,孙可望成了清廷红极一时的人物,可等孙可望将西南军情虚实出卖之后,西南抗清武装逐渐失利,孙可望便也兔死狗烹,别说什么义王,最后怎么死的都不清楚。

  清廷这两副面孔,许多人都只看见伪善的一面,不晓得他们是个没信誉的流氓强盗政权,明末清初,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骗。

  这次吴三桂获得的爵位,比原来要大得多,主要则是因为他有五万雄兵在手,几乎占了清军兵力的四分之一。

  如果能得到关宁军相助,坐了天下,一字王算个什么呢?

  为了将吴三桂绑在满清的战车上,多尔滚动了点小聪明,给了一个燕王。

  清军与关宁军,在蓟州简短的磨合之后,便开始散布谣言,声称是吴三桂借兵为崇祯报酬,欺骗北直士绅百姓,降低北直的反清意愿。

  清军前几次入关,对百姓屠杀,早与北直的士绅百姓结下血海深仇。

  如果清军直接打起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