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932章 埋下一枚地雷_南明大丈夫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徐州城上,守军换掉了清军旗帜,打起了明朝的旗帜,让城外的义军愣住了。

  袁宗第眉头紧皱,“徐州打明旗,怕是已经同南面联系上了。”

  刘黑子勒紧马缰,“老子可不管徐州打什么旗,王家屏这个龟孙,老子必须灭了他!”

  高义欢给刘黑子封了官,可是他依然是用反清义军的旗号,魏国并没有正式收编刘黑子的人马。他的人马反清,就是义军,攻明就是流贼,而对刘黑子而言,做流贼并不是什么大事。

  袁宗第道:“王家屏挑梁小丑而已,我现在担心的是,南面的明军会借机北上!”

  高义欢提醒过袁宗第,谨防明军攻击,而斥候也确实探知,明军不断增兵淮河一线,现在徐州投靠南明,正好给明军北上的借口。

  刘黑子微微皱眉,拔马道:“走,回营商议!”

  回到营中,众人商议,觉得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南明,一旦明军北上,情况将便得复杂,还是需要尽早告知大王。

  刘黑子与众人商议后,定下三件事,第一是飞马报告洛阳,第二则是派出斥候向南探查,严密监视明军动向,第三则是继续准备攻城器械。

  从徐州到淮安的距离,是从徐州到洛阳的一半,斥候首先送来了淮安的消息,发现明军正在淮江上搭建浮桥,准备渡河,确定了徐州与马士英勾结。

  这让刘黑子有点惊慌,急忙命人继续探查,一面摸清明军兵力,一面再次派出快马,通知高义欢。

  洛阳城,高义欢将行宫设在这里,就近指挥,无疑是十分正确的决定。

  这里位于天下之中,利用魏国的军驿网络,能够迅速了解各地的情况。

  高义欢在魏国境内,除了西域和辽西之外,各地遍设驿站,用于传送公文,传达紧急军事情报、接送官员、运输物品等。

  魏国规定三十里一驿,每个驿站都配备一定数量的驿卒和马匹,平常传递公文,要求一天至少走六驿,也就是一百八十里,快马则需要走十驿,也就是日行三百里,遇见紧急军情,日夜兼程,八百里加急,各驿站接力传送,则能跑到五六百里。

  高义欢坐镇洛阳,位于天下之中,魏国绝大多数地区发生的事情,他都能在四天左右得到消息。

  唐朝安史之乱时,安禄山在范阳起兵,玄宗在临潼华清池,两地相隔三千里,六日内玄宗就得到了消息,便知唐朝的加急揍报大概日行五百里。

  徐州距离洛阳九百里,加急揍报,只要两天就能送到,不过魏国刚收复河南,驿站还没有建设完成,刘黑子的急报,三日后才送到洛阳。

  洛阳行宫中,高义欢看着送到案头的急报,皱起了眉头,他将急报递给陈名夏,问道:“先生以为孤王该怎么处理!”

  陈名夏看了后,却微笑道:“大王,王家屏投明,让刘将军继续攻打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