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136章 又出书了,可第一研究室没了?(3k_四合院:我边做科研边吃瓜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136章又出书了,可第一研究室没了?(3k)

  部里的事情,高振东并不知道,他的位置离这个层级还太远。

  打听消息倒是可以找郑秘书,可是高振东觉得自己好像没有这个需求,不过和郑秘书的关系还是保持得很好的。

  现在的他,正在京城钢铁厂,拿着运算所的池总工专程送过来的三叠样书发愣,速度这么快的么?

  池总工之所以专程送来,并不是他闲得发慌,而是有事情和高振东商量。

  样书说是有三叠,实际上也就是三本书。

  ——《逻辑运算及数字电路之设计》,字数450千字,第一次印刷,印数1000册,机工出版社出版。

  ——《通用计算机体系结构及设计》,字数600千字,第一次印刷,印数1000册,机工出版社出版。

  架构,申请报告里有了,工作定位,申请报告里也很清楚。

  最终的结果,是把技术科的办公区,不对,现在是技术处办公区了,从现有位置搬到保卫处边上的一栋楼,这栋楼比技术处现有办公楼大,更施展得开。

  一位副厂长道:“技术科原有的两位副科长倒是资历也够正科,趁着这个机会往上拔半步倒也可以。可是第一研究室高主任那里怎么办?是不是太急切了点儿,先声明啊,我不是对高振东同志有意见啊,是怕揠苗助长,对高振东同志成长不利。”

  高振东笑着道:“池总,我自己心里有数,虽然主要内容都是我写的和在课堂上讲的,可是记录、整理和重新组织,按照现在的结构和内容编出来,工作量可不小,还是很繁琐的。不用多说,就这么决定了。”

  同时,他对于技术科最近几个月的工作参与很深,除了渠道消息,他也有自己的判断。

  运算所怎么分钱,运算所不说,别人不会知道,自然也就眼红不上。而且知道了也无所谓,我运算所分的,你咬我?

  见高振东非常明白己方的想法,池总工很高兴,能在这些看不见的地方尽量维护一下高振东,这是他们乐意做的。

  剩下就是工作条件,报告里不甚明确,这个东西主要是要靠厂里解决的,不是部里的事情。

  稿酬规定是公开的,有心人拿着书的版权页数据,大概就能算个八九不离十,高振东自己去领,这账就明明白白在他头上。

  会上,杨厂长宣读了部里关于三轧厂技术科升级的批复:“.希望第三轧钢厂各级同志发扬好主人翁精神,充分挖掘内部潜力,做好此次的技术部门升格工作,为社会建设做出更多贡献。”

  而汇编语言是应用类知识,适用范围要广一些,印数到了2000册。

  池总工回到所里,把高振东的意见和厉所长沟通了一下,厉所长也深感佩服,这回就更好办了。

  而这个时候,十七机部关于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