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二十九章 做正确的事_开局小欢喜:拼搏百天我要上北大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在齐老师的名单中,陆佰属于“特别类”。

  李萌特意把陆佰交待给齐老师,而且陆佰的特别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。

  他不像那些幡然悔悟的学生,上课双眼瞪得像灯笼,下课缠着老师问题,也不像无视高考,上课睡觉,下课精神。

  齐老师站住,俯视陆佰。

  纸上的物理知识点罗列得井井有条。

  ‘重力’

  ‘概念:地球一切物体受地球吸引作用,重力由地球吸引产生。(吸引作用,应该是万有引力,具体等后面章节再返回来看,标记!)’

  ‘重力的大小:G=mg;方向:竖直向下。’

  在“竖直向下”的四个字下,陆佰重重划了线:‘竖直而非垂直’

  ‘重心: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等效集中于一点,即重心——此人为定义也。’

  ‘质量均匀者,重心在几何中心上。’

  往后,是弹力,一样的格式,陆佰默写弹力的概念、弹力产生的条件、方向等等。

  再往后,是胡克定律、滑动摩擦力、静摩擦力等等。

  陆佰写得密密麻麻,背这些东西是很枯燥的,说明他的确下了功夫。

  然而

  齐老师叹了口气。比如,陆佰在重力的概念旁写下的‘万有引力’云云,这足见陆佰基础之差。

  物理老师在讲万有引力一节的时候,必然会联系重力,陆佰上高一的时候只要稍稍听课就不会不知道,重力只是地球与物体之间产生的万有引力的分力,万有引力的另一个分力,则是自转产生的向心力,所以除了赤道上,重力并不指向地心。

  只是,在正常题目里,都近似看做指向地心。

  有些事情为什么不问问老师呢?

  重力的概念细说下去,要联系万有引力和向心力,凭他自己闭门造车,要猴年马月才能理解。

  齐老师轻敲陆佰的桌子。

  陆佰停下笔。

  齐老师俯身,压低声音问道:“力学第一章看完了?”

  “是的。”

  “我问你,重心一定在物体上?”

  “不,比如易拉罐。”

  “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吗?”

  “不是。”陆佰立即回答:“比如在滑动带上......”

  “好的。”齐老师点点头,他明白意思。

  然后,齐老师拿过笔,在陆佰的草稿纸上画了一个半圆,一块细长直的木条搭在圆上,一大半在圆里,一小半在圆外。

  “你做一下它们的弹力。”

  “这......”陆佰端详了一下。

  在《高物基》的弹力一节,列了七种常见的弹力方向。

  第一种,弹簧两端的弹力方向,与弹簧中心轴线相重合,指向弹簧回复原装的方向。

  第二种,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方向

  陆佰回忆起来。

  这个题,应属于点与面接触的弹力,具体是

  思考着,陆佰忽然走了神,想别的事情了——以后仍需多加默写,否则只是背过了,回想起来却很慢。

  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