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三十一章 「資本主義」齊國_賈志剛說春秋之一·齊楚崛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管仲的學識之廣,見地之深,可以說是令人歎為觀止。想來,這與他士的出身密不可分,因為他知道民間疾苦,知道國家最需要做的是什麼,所以能夠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。

  如果以為管仲僅僅懂得農業,那就太錯誤了。下面讓我們繼續看看管仲的治國策略,你會驚歎,管仲簡直不是幾千年前的總理!他是全世界最稱職的總理之一!

  不誇張地說,管仲治理下的齊國,已經具備了資本主義萌芽。

  不信嗎?接著看。

  【第十-,統計學的應用】

  「田有軌,人有軌,用有軌,人事有軌,幣有軌,鄉有軌,縣有軌,國有軌。不通於軌數而欲為國,不可。」

  什麼是軌?統計。上面一段話就是說凡事需要統計,不懂得統計理財,那就根本無法治理國家。統計學,在管仲這裡非常重要。據黃仁宇說,中國長期處於封建王朝,沒有現代化的原因,就是因為統計學沒有建立起來,「無法用數目字管理」,那是因為後世沒有貫徹管子的思想,否則不會是這樣。

  管仲專門成立了一個負責統計的機構,他們的統計非常全面,人口、土地、產出、總值、男女勞力等等,都要進行統計,之後,根據統計結果進行各方面的決策,同時也根據統計結果來進行下一個年度的預測。這也是現代會計學預算和決算的來源。

  統計和預測的結果全部保密,以防止商人從中謀得利益。那麼,誰可以從中謀取利益呢?政府。通過統計,政府掌握各種借貸的時機,從而賺取利潤。也同樣通過統計,國家也設立各種便民措施,譬如到了春天老百姓需要什麼,到了秋天老百姓需要什麼,所有這些,政府都提前做好準備。

  所以,老百姓被政府賺走了錢,無話可說;而政府給他們提供的便利,他們又會非常感激。

  最早把統計學原理應用在政府管理中的,一定是管仲了。

  中國國家統計局是不是該供奉一座管仲的雕像?我看行。

  【第十二,規劃和計劃】

  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管仲是一個規劃的高手,因此總能在困難來臨之前做好準備。

  「春天只有二十五天可以耕種,因此,這二十五天一定要還給老百姓。否則,就會出問題。」管仲看問題歷來是這麼一針見血,他的原則是國家不能耽誤農時。

  可是,又有別的問題。

  農民豐衣足食了,他們就會看輕爵位,就不願意為國出力。怎麼辦?

  管仲的辦法是,耕種的時候政府貸款給他們,秋收的時候用糧食抵貸款。等糧食漲價的時候,讓老百姓繳納兵器,給他們相應價值的糧食。這樣,兵器有了,而由於糧食的差價,國家又賺了,老百姓又虧了,而他們無話可說。這樣,所謂的豐衣足食又有點僅夠花銷的意思了,大

  请收藏:https://m.bqgpp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